中国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欧美发达国家。
12月22日,中国信息通信学会与中国交通标准化协会在北京举行了2020年信任区块链峰会。会上披露,中国不仅发布了33个区块集团标准,而且成功地建立了以我国为首的第一个金融区块链国际标准。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席西国华解释说,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具有分散性、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等特点。互联网是一种不能保证可信度的基础设施,而区块链技术有望创造一种能够相互信任的基础设施。
西国华说,目前,区块链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热点,中国也将区块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新基础设施和十四五的优势下,区块连锁产业的应用、整合和创新将加快我国数字经济的落地和发展。
据西国华介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目前正在组织中国信息通信学会等单位,共同加快制定区块链总体技术要求等十几项行业标准以及集团标准,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标准支持。
同时,以我国为首的金融分户技术应用指南也成功地在国际电信联盟中建立起来,为制定国际连锁标准和规则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的计划和智慧做出了贡献。
会议发表的区块链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白皮书(2020)也表明,中国在交通和金融领域已经发布了33项区块链集团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
同日发布的区块链溯源应用指南提出,目前,从应用层面看,区块链可追溯性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包括产品可追溯性、商品防伪、政府监管和设备管理。
据透露,目前,中国在农产品、食品和其他消费品,甚至疫苗等领域仍存在一些追溯性挑战,并带来了相关的安全风险和问责困难等。
区块链可以实现对一件事一码流通记录的在线查询,其独特的加密技术也使得对相关数据的篡改变得困难,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电子可追溯性,不难看出,我国未来的区块链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所。